2024 年交易所上币表现报告:9 家中心化交易所谁的上线表现最佳?
撰文:AnimocaBrandsResearch
编译:Felix,PANews
本报告分析了2024年9家主要中心化交易所(CEX)和120多家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的3,000多起现货代币上线事件。目的是评估各平台代币上线的总体趋势,并评估这些事件期间代币的价格和交易量表现。
主要发现中心化交易所采用不同的策略来确定上线优先级,重点关注不同的完全稀释估值(FDV)级别。上线代币较少的交易所倾向于优先考虑上市FDV较大的代币(超5亿美元),而上线频率较高的交易所则倾向于FDV低于3000万美元的代币。
上线活动与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密切相关,牛市期间活动增加,比特币上涨停滞时活动减少。虽然所有FDV规模的代币都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,但大型FDV代币对市场情绪变化的敏感性更高。
价格表现以相对于上线日结束价格的7天和30天变化来衡量,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比特币的价格趋势,但不同交易所之间确实存在差异。出现了「微笑曲线」模式:平均上市FDV最高(如Binance)和最低(如MEXC)的交易所记录了积极的价格变化,而中型交易所(如Bybit、Bitget)的下跌最大。
交易量方面,Binance在新上线代币的交易量方面领先,其次是OKX和Upbit。值得注意的是,Upbit的前24小时交易量与Binance相当,而OKX在3000万至1亿美元FDV等级的代币交易量方面领先。
首发在DEX上线且上线FDV价值超3000万美元的代币,其表现与在中型CEX首发相当。DEX上首发代币的价格表现(以第2天到第7天和第30天的变化来衡量)优于5家中型CEX中的4家。前30天的交易量也与Kucoin、Gate和MEXC等CEX相似或更高。
DEX首发代币后来出现在中型CEX上的情况并不罕见,但在大型CEX上出现的情况并不常见。在2024年下半年抽样的DEX首发代币中,约16%的代币后续在CEX上线,只有2%的代币成功在Binance、OKX或Upbit等大型交易所上线。
CEX上线表现概览报告总共记录了3,074个代币上线事件。1226个事件(40%)被确定为首要上币,在代币发布后的前2天内上线;而1848个事件(60%)被确定为次要上币。
大多数交易所采取了平衡的方法,参与首要上币和进行次要上币的比例几乎相等。
一般而言,上市高FDV项目的交易所专注于较少、较大规模的上线,而上线较小FDV项目的交易所则有较多上币事件。
两家韩国交易所Upbit和Bithumb主要专注于次要上币,由于这些交易所的做法,首要上币可能不是首次上线。在本文的其余部分,交易所将按其平均上市FDV排序,上市FDV高的交易所称为「大型交易所」,其余称为「中型交易所」。
上币事件月度汇总牛市期间(2月至3月和8月至12月)上币事件较多,而市场低迷期间上币事件数量则减少。
4月是表现突出的月份,尽管BTC价格出现逆转,但上币事件仍在继续攀升。这种影响在12月并不明显,当时BTC在经历两个月的上涨后再次陷入停滞。
就上币事件数量而言,顶级交易所受熊市影响较小,这反映在这些时期上币事件份额不断扩大。
按FDV汇总上币事件大型交易所将大部分上币工作集中在5亿美元以上的FDV类别上,前四大交易所占此层级上币活动的25%。
尽管如此,中型交易所仍为5亿美元以上类别的上币活动做出了大部分贡献,这可能是因为大型交易所的项目通常会在中型交易所共同上币,但反之则不常见。
Bybit、KuCoin、Bitget和Gate等中型交易所在四个FDV层级上币量更为均衡,其中3000万至5亿美元的份额略大。MEXC采取了不同的策略,重点关注FDV≤3000万美元的代币,占此类别上币活动的70%。
按FDV等级划分月度上币事件5亿美元以上的FDV层级最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变化的影响,在2月至3月的反弹期间,上币事件迅速增加,在4月超过预期,然后在9月至12月的反弹到来之前一直处于收缩状态。
≤3000万美元的FDV层级在牛市期间密切跟踪整体上币势头,但在6月至9月等时期占据了更大的上币事件份额。
上币价格表现各交易所的价格表现形成一条「微笑曲线」,曲线两端的代币表现优于中间的代币。
两端的Binance和MEXC上线的代币在30天后价格出现正向变化,而Bybit和Bitget上线的平均价格下跌约10%。
7天价格表现呈现出类似的模式,Binance上币上涨约3%,MEXC上币基本持平,中间交易所的下跌幅度较大。
价格变化的中位数通常低于平均值,表明一小部分代币上币事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。
按照FDV等级汇总价格表现按照FDV等级,7天和30天的价格变化模式有所不同。
≤3000万美元的FDV等级代币在7天后价格下跌,但到第30天时强势反弹,在四个等级中呈现出最大的反差。3000—1亿美元和>5亿美元的FDV等级代币在7天后价格出现温和下跌,平均而言,在30天内保持相似水平。
1亿美元—5亿美元的FDV等级代币在前7天下跌了2%,但第30天时跌幅扩大至11%以上,表明第一周后总体呈下降趋势。
上币价格表现月度汇总从时间维度看,价格表现主要受市场状况驱动。在BTC牛市期间,代币上市表现中性或积极。在BTC熊市期间,代币上市表现消极。
各交易所上币价格月度表现在2月、10月和11月,大多数交易所的价格变化仍保持正值,而此时BTC的价格大幅上涨。
1月和5月与整体BTC价格趋势出现偏差:尽管BTC即将反弹,但1月上线的代币价格表现不佳;尽管5月处于缓慢的熊市中,但5月上市的代币表现良好。
尽管市场处于中性状态,但12月上市的代币价格表现不佳。
各交易所按FDV等级汇总上币价格表现与OKX和Bybit等大型交易所相比,小型FDV代币上币活动在KuCoin、Gate和MEXC等中型交易所的价格表现更佳。
中型FDV代币(3000万至5亿美元)上市活动在大型交易所的表现优于中型交易所。大型FDV代币(>5亿美元)上市活动在各个交易所的表现相对一致,从第7天到第30天的价格波动很小。
按FDV等级划分上币价格月度表现小型FDV代币表现出强劲的价格表现,在大多数月份中,无论市场状况是牛市还是熊市,其30天价格变化率均优于中型FDV代币(3000万至5亿美元)。
中型FDV代币在10月和11月经历了强劲的7天价格上涨,但在30天时仍落后于其他类别。
大型FDV代币在几个月内表现出更强的一致性,其中半数月份的7天和30天价格表现为正值。
交易所交易量币安在新上线代币交易量方面领先,其次是Upbit和OKX。Upbit前24小时交易量强劲,几乎与币安持平,但30天交易量回落至与OKX类似的水平。
在中型交易所中,Bybit在前24小时和整个30天内的交易量都表现强劲。
交易量月度汇总首次上市交易量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熊市/牛市周期,2月至3月和9月至12月期间的首次上市交易量较大。
4月份,即第一波价格上涨后的一个月,上币活动超出预期,但成交量却低于30天平均水平。这表明,在市场较为平静的时期上币过多可能会稀释新上市代币的交易量。
按FDV等级划分交易量交易量基本遵循代币FDV的等级,与最小FDV等级相比,最大FDV等级在前24小时内的交易量是最小FDV等级的60倍,前30天内的交易量是最小FDV等级的25倍。
各交易所交易量月度汇总在大多数月份中,币安在新上市代币的交易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。Upbit的新上市代币在初始交易量方面表现出高不确定性。
虽然它在2月、7月和12月的30天交易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,但也有几个月新上线代币的交易量非常低。
各交易所按FDV等级划分交易量币安上币的交易量最大,主要集中在1亿至5亿美元的FDV类别。
另一方面,OKX的中级FDV代币交易量显著(3000万至1亿美元)。
在中型交易所中,Bybit在所有FDV等级中的交易量比较稳定,而其他中型交易所,通常交易量集中在中级FDV代币上。
DEXvsCEXDEX上币通常被视为CEX上币的补充。DEX的流动性池通常与初始CEX上市同时创建,允许用户灵活地在链上或通过CEX进行交易。另一方面,仅在DEX上线通常与更去中心化的方法相关联,主要由主流吸引力有限的长尾代币使用。
然而,最近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DEX作为其唯一的初始上市平台,推迟或放弃CEX上市一段时间。为了评估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和影响,本文分析了相关数据和指标,以比较DEX和CEX。
为确保客观比较,将DEX上币定义为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独家保持流动性至少30天的代币。对于CEX上币,关注首要上币事件,代表引入中心化交易所作为其主要交易场所的代币。为了避免长尾代币的结果出现偏差,分析范围限制在FDV在3000万美元到5亿美元之间的代币,以确保两组代币的均衡性。
在衡量价格表现时,使用第2天到第7天和第2天到第30天的价格变化百分比,而不是从上市到第7天或第30天的时间段。此调整考虑了上市当天CEX和DEX之间的不同价格发现机制,否则直接比较将无效。对于交易量,保持一致的方法,使用前24小时和30天的交易量作为关键指标。
上市事件:DEX与CEX分析抽样了2024年下半年发生的415起主要上币事件,重点关注完全稀释估值(FDV)在3000万美元至5亿美元之间的代币。其中,114个被归类为优先DEX上市,这意味着代币在第一个月仅在DEX上市。
在8月,DEX上市证明在对市场势头更为敏感的低迷之后,第四季度的活动有所回升。在第三季度,优先DEX上市占新代币的不到20%,但到11月和12月,这一比例飙升至30%以上。
本分析中的大多数CEX上币都集中在中型交易所。另一方面,币安和OKX只有少数上币事件。
DEX与CEX首次上市时的价格变化在中型CEX中,第2天至第7天的表现好坏参半。到第30天,除MEXC上的代币外,所有上市代币的价格均出现负变化。
相比之下,首次在DEX上上市的代币在第7天呈现正增长,在第30天略有下降,表现优于大多数中型CEX上市代币。
OKX在大型CEX中价格表现领先,上市代币从第2天到第7天上涨了约14%,并在30天后保持这一水平。然而,由于数据数量有限,应谨慎解读币安和OKX的表现。
DEX与CEX首次上市的平均交易量DEX交易量与KuCoin、Gate和MEXC等中型CEX相当,OKX和Binance的平均交易量高于其他交易所。
DEX和CEX前24小时内的交易量集中度呈现出相似的模式,表明市场关注趋势一致。
这种交易量表现,加上上市30天后的价格表现,表明首次DEX上市对代币表现的影响可与中型CEX相媲美。
代币上市层级分析415个抽样上币事件共涵盖238种代币。其中,126种代币最初仅在DEX上市,其余代币则在中型或大型中心化交易所上市。需要注意的是,分析中包含的DEX上市代币仅限于CoinMarketCap上索引的代币。
最初在DEX上市的代币中,约有16%后来在CEX上市,主要是中型CEX类别。然而,只有2%首发在DEX的代币随后在顶级CEX(如Binance、Upbit或OKX)上获得支持。对于在中型CEX上首发的代币,约有3%最终上线高FDVCEX,与首发DEX的代币可能性相当。
这些发现表明,虽然优先DEX代币有相当大的机会在CEX上市,但最有可能登陆中型交易所。无论代币是从DEX还是中型CEX开始,中型FDV代币进入顶级CEX的可能性仍然很低。